[签经]北京B1签证check之后通过,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
先说说结果:最后我眼睛就盯着小蓝条了,都不知道VO说没说话,说了什么,当把小蓝条递给我的时候就跟中奖的感觉差不多,赶紧伸手就上去抓,结果因为空调吹风抓了两次才抓到,说了一句:Thank you, Sir. 然后赶紧走人。在撕蓝条之前被VO要走了简历和行程计划,主动上交了在读证明,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Check了。
最新消息:本来今天按一般情况是可以拿到签证了,结果跑到邮局一问没有到,显然是被Check了。网上有网友说,通常赴美参加科技类学术会议都会被Check,再加上是第一次去,在所难免了。现在只好等Clear了。

前期准备(略)


临场备战——


头天下午整理了材料,归类并排列了顺序。我分别用四个透明文件袋装了材料:


袋1:护照、DS-160表确认页、签证费收据两联、邀请函、两张2英寸照片。
袋2:在读证明、个人简历、行程计划、机票预订单、资助证明、会议介绍、身份证、户籍卡、学生证、生活照片。其中证件统一放到一个信封里,照片就临时准备了两张,有不少人是拿着相册去的。
袋3:以上所有材料的复印件,包括证件。DS-160表确认页总共准备了5张,3张填好的,两张空白的。
袋4:学位证、学历证、笔、优盘(内存各种材料电子版)。


    所有文件袋装到一个无纺布手提袋内,再加上一个透明胶带(用于将照片粘到护照封面)和一个固体胶棒(用于将签证费收据粘贴到DS-160表确认页下方)
    感觉有点复杂,其实用一个风琴文件包装材料更好一些。


PS:现在的情况是可以带包进大使馆的,我出发前还在纠结要不要带包,后来担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用无纺布手提袋装的东西。总之你认为怎么方便,就怎么带东西,一个原则是:拿材料时不至于手忙脚乱。


    晚上又打印和复印了一些材料,在网上搜索了面签问题,大部分是关于留学生的,参考价值不大。看会议主办方发的邮件,翻墙上Facebook,上面有帖子介绍面签的注意事项,记下了6个常问问题,然后自己准备了答案整理打印出来。(面签时问了前3个,汗)回到寝室收拾完东西躺到床上怎么也睡不着,心想不会跟网上那人一样失眠了吧?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。早上5点多就迷迷糊糊醒了,脑子里不断重复着问题的答案,磨叽到7点起床。

    吃过早饭上网又看了看面经之类的,然后10点多就去院办找传真,结果邀请函传真件没有收到,再去邮局,原件也没有到,如果不行只有认命了。


    回寝室,洗脸。将近11点了,拿上东西直奔公交车站去转地铁10号线。等地铁的间隙,又拿出问题复习了一遍。出了亮马桥站B口再走到大使馆,正好12点,看见门口确实人很多,但好像大多是等人的,还有一两个貌似学生旅行团一样的,真正过了门口武警岗哨在走廊里排队的也就十来个人。门口的武警会检查护照,还挺仔细的,从这时起护照最好拿在手上。


    刚排没多久门里出来一个光头保安,一身美国警察的装扮,开口是纯正的京片子,指挥排队的人分开,12点和12点半的靠墙站,然后就开始进去了,后面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,大多是签商务和旅游的装扮。


    进去之后拿护照给保安看,他会核对你的预约时间并签到,我看了一下我到得还比较早。接着是安检和寄存电子物品,并没有原先的解皮带和脱鞋检查,并且包是可以带进去的,但是手机等电子产品严禁带入。保安会将手机等放入一个透明塑料盒,然后给一个蓝色号牌,务必收好。带进去的东西过安检仪,跟地铁没两样,之后穿过花园就来到签证大厅了。


    大厅的门巨坚固,看见弱小的MM可要帮一把,呵呵。进门往右拐,有个台子上面有电码本可以查询,还有签证费收据粘贴示意图。我拿出胶棒,将收据俩角贴到确认页下方,不贴死,免得一会儿确认页有问题再撕也方便。等我拿照片时发现不在纸袋子里了,心想昨天明明装进来了啊,抖了抖文件袋,发现落里面了,虚惊一场。再把照片用胶带贴到护照封面,然后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旁边的一个巷子里交表,巷子口有个MM会告诉你到那个窗***,其实进去之后哪个窗口人少就排哪儿。很顺利的交完材料,全部合格,然后领到一个蓝黄两色的牌子,也有是纯色的,有人说VO有颜色偏好,其实感觉基本是随机的。原路返回,工作人员MM会告诉你找跟你一样颜色牌子的人排队按指纹。在排队等按指纹的时候,有个老大爷迷糊了,找不到队伍,工作人员MM跟他解释半天,老大爷表现跟小孩差不多呵呵。这时候差不多快12点40了,等按指纹的时间比较漫长。大约等了半个钟头,到我们这一队了,最前面俩是公司派出国的女士,貌似30多岁,第三个是一大叔,也是商务出国的,接着我前面俩是大四的学生,好像是船员去实习的,我后面是一个小MM,别看个头不大,后来才知道毕业6年了。因为看过网上介绍,我按指纹非常快,在美国大妈的指挥下,左手、右手、俩大拇指两下就搞定,问一句:That is OK? 大妈点头Thank you.

之后又是漫长的排队等面谈。借鉴网上的经验,看看各窗口的VO:2号是黑GG,壮实,头很亮,差不多60W;3号印度GG,网上出过镜,但是今天挺严肃;4号是白GG,块头不比黑GG逊色,脖子上挂了一个绳,上面有Tax字样,莫非是税务局的?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University of Taxes,看来老美很有母校情结;5号几乎就是一个中国人,有点胡茬子,别说还挺有型,喜欢把笔夹耳朵上,让我想起了做活的木匠;6号是偏黑的大嫂,跟老师差不多,比男同胞们要和蔼。其它窗口就没看见了。在环顾四周,几乎都是商务旅游的,学生不多,还有些小学生、中学生,估计是去参加夏令营的。等了一会,开始与周围的人攀谈:左手是老两口,孩子邀请去参加毕业典礼,还担心不过,我和前面俩大四的说没问题,这种肯定能过,只要没有移民倾向,阿姨乐了,让我在美国我还不干呢;前面俩大四后来又跟我后面的小MM谈论用英语还是中文,因为发现窗口面谈的啥语都有,俩大四的坚持说中文,VO一看语言就没有留下的可能;右手是几个武汉过来的员工,估计是签商务,有个女士说咱这个不是必须去,让去就去,不让拉倒,不像学生非去不可云云。然后我又观察了前面面谈的情况,有个女士,先是中文,然后变英语;大爷大妈们自然是全程中文;5号有个MM上来3句英语就搞定了;多数人还是满意地拿着小蓝条出来了。大厅里面只有一溜供老弱病残孕休息的座,工作人员不时过来要求年轻人起来让座,我后面的小MM干脆就蹲在地上了,看见不少女士穿高跟鞋,真不知难受不?就连我穿旅游鞋都得倒倒脚。快两点的时候到我们了,问过旁边戴表的人,大使馆的钟果然慢5、6分钟不等。我们这队7个人被领到4号,这时旁边5号有个哥们儿被拒了,他问了VO半天,最后还是拿着东西嘟囔着到别处找人问去了。我还以为5号亚裔VO应该不错呢,就我看到的情况就他拒过人。今天所有的窗口VO都比较严肃,几乎没有笑容,而且谈话时间大多在2、3分钟,看不少材料。我们这队前面俩女士就被白GG要了这材料那材料,第三的大叔也是问了不少,接着俩大四倒是挺快,下面轮到我了。


面签过程——


Me:您好!(抓住主动权,先来中文)
VO:好!(皱着眉头,一丝不笑)你为什么去美国?
Me:去开会。参加一个国际会议,由某某主办的。
Me:(看见VO没有反应,我又接着说)您需要看会议的介绍资料么?
VO:No.(摇摇头)
VO:你以前去过美国吗?(去没去过你一查不就知道了嘛)
Me:没有。
VO:你去过其它国家吗?(读大学之前我都很少出省)
Me:没有。这是第一次出国。(感觉胖哥要怒了)
VO:What is your degree? (突然开始讲英语了)
Me:Master. (马上一想不对,赶紧改口) Postgraduate.
VO:你是在校学生?把学生证给我看看。(可能怕说英语弄不明白)
Me:是的。Student card? Here you are. 
Me:(VO拿着学生证一阵翻看,据说他们看得懂中文。我接着出示在读证明)这里还有我的在读证明,student registry. (花心思做的东西终于派上用场了)
VO:Do you have a paper?(问得有点尴尬)
Me:No. I do not have any paper to present. (要是投一篇多好) 
VO:你们学校就你一个人去?(貌似VO通常都是遇见和导师一起去的)
Me:是的。(本来想说别的学校还有人去,先别说免得节外生枝)
VO:Why have they chosen you to participate?
Me:Because…
VO:(点点头,继续问)So, they will support your tra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? (邀请函上写得很清楚,估计是想和我核实一下)
Me:Yes. I have…
(担心要问我要资产证明,好在找导师写了个资助证明,非要咱也不怕)
VO:(看在读证明,接着看邀请函,目光一直停留在签名附近,我本来想解释因为原件还没到我只好用电子版来签,后来看VO没有疑问也就作罢)把你的简历给我,还有行程计划。
Me:Here is my resume, and travel plan. (这时候我想肯定是要被Check了)
VO继续看着材料,不时去敲电脑,然后拿出我的DS-160表确认页,我看见上面已经用红笔勾画了一些东西,还有字迹,但是看不懂,最后在个人信息旁边写了些东西,这时候我特紧张,眼睛死死盯着VO的手,之后VO的手伸向传说中的小蓝条,很干脆的撕了下来,心情跟中奖差不多,我都不知道VO说没说话,赶紧说了声Thank you, Sir. 然后赶紧走人。整个过程VO都很愁,我心想你们又不用买房子,愁啥?


    转过身来看见后面一群排队的人,我长舒一口气,然后做个鬼脸快步走出大厅。
大厅的门果然异常结实,推开之后觉得火辣的太阳顿时明媚无比。
走到出口也没有见到邮局的办公桌,再看看小蓝条,确认了是到邮局去办理,于是赶紧取了手机,直奔邮局。(安检旁边的栅格门从左面推,我第一次推右面差点撞上去)